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莫须有(2 / 2)


升进为清远军节度使的岳飞更因此而自傲:



“以三十二岁的年纪即成为节度使的,就只有太祖皇帝和我了!”



这个发言可不得了!太祖皇帝指的是大宋的开国君主赵匡胤,才能兼备的赵匡胤,在后周曾立下不少武勋,三十二岁即升为节度使。



之后,在后周皇帝殁、幼小的皇太子即位后,即和平地接受了让位而即位成皇帝,成立了宋王朝。他对旧王朝的皇族和贵族们均相当地礼遇,坚守其礼仪,只是,以一武将之身而成为皇帝却是事实。



“岳飞这个家伙!居然把自己和太祖皇帝并列,他一定也想模仿大祖,以武将的身份篡夺大宋江山!”



这些话被放出来之后,本来相信他的人也开始怀疑起来了。



之后,朝廷将将军们的佣兵集团解体重编官军,当然是藉此机会提升请将的地位。然而,盗贼出身的张俊,还有韩世忠均成了枢密使,只有岳飞还是枢密副使。理由虽说是他还年轻,但向来对自己的实力很自负的岳飞却相当不满。







在宋的有力武将之中,最早放开兵权的是刘光世,他将军队交给朝廷,自己则过着安乐的引退生活。这对他来说当然是种幸福,但朝廷就得要负责善后了!



刘光世的部队四万人,原本预定要纳入岳飞麾下,但主战派的文官张浚却将之变更。重点不在刘光世的部队在岳飞的领导下,将变为军律严明的精强部队,而是岳飞一个人将有合计十万的兵力,和韩世忠等将领比较起来,他的战力实在太突出了!张浚虽为主战派,但还是像来的文官一样,将武将看得较低,而要使他们的能力均衡以方便统御。



这件事当然也引起岳飞的不满,不过,他还是婉转地询问张浚,刘光世的军队将由谁掌管?张浚回答:后补者有张俊、王德、吕祉、丽琼和杨沂中等将军,但这些人都被岳飞以此人无能、此人粗暴、此人不具人望……等理由一一否定,弄得张浚火冒三丈。



“岳将军,你的意思我很清楚,你就是想自己接掌刘平叔(刘光世)的部队就是了!”



岳飞回瞪张浚:“既然你不能够采纳我的意见,那我们也没有办法再谈下去了。”



张浚和岳飞虽同为主战派,但两边均不妥协与让步。对于自己相信的事情,都希望别人来认同,两人因而决裂,岳飞则将官位奉还回到了故乡。



“岳将军又来了!他这个人只要跟人家意见不合就这样,没办法,有机会再找他回来吧!”



秦桧却对张浚的意见不感兴趣,他对心腹的万俟离说:



“听就岳飞又弃官了!很好,他最好永远不要回来!”



秦桧好不容易才打开一个口子,在岳飞的阵下,“岳家军”的内部也有不满分子,就是王贵和王俊两将军,他们与同僚张宪不合。张宪是岳飞相当信赖的人,秦桧就从威胁利诱另一边下手。王俊很快就答应了,他以前曾因破过军律进行掠夺,而被岳飞严罚,怀恨在心;至于王贵,他虽然一度拒绝,但在被威胁:“你想因岳飞的缘故而让族人皆受敌刑吗?”之后也不得不屈服。



陷阱完成了!王俊和王贵对秦桧提出“岳飞及张宪具有判意”的诉状,当然,在宋“不困言论而杀士大夫”的前提下,丞相是不能随意判反对他的人死刑,但若是叛乱罪则另当别论。于是秦桧派兵二千,将卢山岳飞的山庄加以包围。



岳飞就这样被捕了。



当岳飞被绑上绳子时,他没有反抗,因为他要在法庭上证明自己无罪。但他太天真了,对方打从一开始就是要将他置于死地的。



张宪也被逮捕了,那是张俊以藉口将张宪叫至枢密府,然后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他绑起来。



同时,张俊还连岳飞的养子岳云一并逮捕,这使得秦桧更加高兴。



岳云虽只有二十三岁,但勇猛而长于用兵,而且他的脾气和养父如出一辙。如果他知道养父被不当逮捕,一定会贸然率领五万三千的岳家军起兵讨伐秦桧的。秦桧就将这三人送人大理寺(最高检察机关)的监狱之中,交由万俟离审问。



借裁判之名的拷问就这样开始了,而不论岳飞如何主张,都不会有任何人听他的话,因为一开始就认定他有罪了。



无论被绑还是被鞭打,岳飞都不屈服,只是主张自己无罪,还不断大叫:“与金军作战会胜利的就只有我!”确实是太自信满满了。



“赶快招了吧!”



万俟离心里十分焦急,如果他再不能让岳飞认罪的话,那他自己在秦桧面前就有麻烦了,很可能会因此失去地位。所以不只是要满足他的嗜虐癖,他是为了自保而必须要让岳飞招供。



拷问愈来愈凄惨,岳飞全身都被打得皮开肉绽,连骨头都看得到。



他血淋淋的身躯被吊在半空中,再施以鞭打、针刺,还在伤口上洒盐水,并在激烈的回转后以角棒对准内脏部位击打,让岳飞不得不大为吐血。另外,也在他颈部绑上皮绳。绞到即将窒息为止。当然,火烧之刑也免不了,用赤热的石炭烧灼足甲,烧肉的臭气充满室内,连狱吏都受不了而将脸转开。



即使是这样,岳飞亦毫不屈服,只是咬着牙承受着一切折磨,而且自始至终辩白:



“我是无辜的,从没做过任何不轨的事情!”



看来,痛并不能改变什么,于是,万俟离给了他笔、纸、墨、砚,要他自己写下自白书。默默拿起笔的岳飞,只在纸上写下了八个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他意指太阳明亮地照耀着大地,一定能明了自己无罪的!写完之后将笔投出,毅然地瞪着万俟离。



“可恶,真是倔强的小子!”



恨得咬牙切齿的万俟离,决定以自己所想出的桔棵刑对付岳飞,在言语无法形容的痛楚中,吐出血和胃液的岳飞昏了过去。在医生的治疗后,又再度地施行桔棵刑。到了十二月,万俟离依然无法取得三人任何的自白。



“他们三个人被抓来都已经过了二个月了,居然到现在还得不到自白?”



被秦桧这么一问,万俟离不由吓得缩起来。



“请丞相恕罪呀!”



跪在地上的万俟离连眼睛都不敢往上抬。秦桧前南自语着,他对万俟离的无能相当地失望。岳飞本来就是无罪的,像这种倔强的人即使受到拷问也不可能会自白的!为什么万俟离就没想到岳飞的自白书由他自己来写就好了呢?



“真是太笨了!亏他还比我长了这么多岁,连这种小事也做不好!等事情结束之后,这个人就再也没有利用的价值了!”



秦桧下了冷静的判断。



秦桧带着阴沉的表情坐在书房里。



他的妻子走了进来。三名侍女跟于其后,其中两人地上拨弄着火炉,另一个则在桌上放了个盆子,盆子里满是柑子。



秦桧静静地剥着桔子的皮。但他却无法控制自己手指的力道,而让桔子的汁沾湿了手指,也弄脏了衣袍。



在侍女们退出之后,秦桧的妻子王氏开口问:



“这一点都不像你,你到底在烦些什么呢?如果可以的话,就告诉妾身吧!”



“还不是岳飞那家伙的事,到底要拿他怎么办呢?”



秦桧夫妇可是经过一番努力才从金国那边回来的,所以秦桧也很相信妻子的才智。王氏点了点头,拿起了火杖,在火炉的灰中写下了六个字:



纵虎易捉虎难



秦桧点头称是。



“岳飞是像老虎般危险的人物,如果放了他,那可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王氏对其丈夫做了如此的忠告,而结论就只有一个——



“你说得对,这件事可不能缓,得立刻实行才行!”



秦桧当场即坐上书桌,写下了给万俟离的密函。







这一天,正是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在接到了秦桧的密函之后,万俟离不由狂喜。



万俟离带领着一群处刑人,站在岳飞面前。此时,这名全身是血的濒死男子连动的力气都没有了。



“逆贼岳飞,你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我的事情吗个’



“那已经是十年前的往事了,当时我是提点湖北刑狱,你带着部队从我的地盘通过……”



万俟离眼露凶光,唇的两端则吊成凶恶的半月形:



“你那时居然没有好好地给我应尽的礼数……”



“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兵卒,居然没对身为朝廷高官的我好好行礼,这分罪行现在就要让你知道!我要告诉你正义是必胜的!”



万俟离招了招手,四名强壮的处刑人就把岳飞虚弱的身子提起,并将粗大的绳索套在他的颈上。



“慢慢地绞呀!要让他体会一下罪行的苦痛!”



万俟离舔着舌头命令着。然而,他的希望却落空了!当衰弱的岳飞被团上绳索时,就已经气绝了,享年三十九岁。



至于岳云和张宪,则是被五花大绑拖到市场上斩首。他们两人的首级就这样被曝于广场上,而身体则被丢到荒野。



之后,秦桧兴冲冲地上奏高宗:



“逆贼岳飞自知罪行难逃,已经在狱中自缢,岳云和张宪则已取得自白,并已处刑完毕。”



高宗只是面无表情地点点头,没有表情乃是他对秦桧的自我防御法。而当他听到岳飞全族皆被流放到南方边境时,也只是无言地点了一下头。



岳飞的军旗上记的是“精忠岳飞”等四个字,而这四字还是高宗所写,因岳飞的将才而数次得救的高宗却放弃了他。想到下赐军旗时,岳飞的那种感激模样,高宗不禁一阵心痛。



新年即将来到,韩世忠带着梁红玉及幕僚从前线回到杭州临安府。当岳飞被逮的消息传到他跟前时,大惊失色的韩世忠马上大叫:“岳鹏举是不可能有不轨之事的,我来替他辩护!”



乘马回到临安府的韩世忠正准备进人岳飞的宅第时,却被封锁而不得进人。回家后,韩世忠却从家仆口中得知岳飞已经被杀,在呆了数秒钟之后,激动的韩世忠冲入了丞相府。



“不可以!现在去丞相府只会被杀的!”



慎重的解元制止了他。丞相府是禁止带剑进人的,而秦桧又在府内配置了数十名完全武装的刺客,即使韩世忠人称“万夫莫敌”,也无法与之相抗的。



“那么,就只有派兵在丞相府门外等待,视情况解救韩元帅了!”猛将成闵叉着手说。解元则少见地大喝了一声:



“不要胡说八道!你想让韩元帅被当成叛贼吗?”



成闵默不作声。解元则拚命劝着韩世忠:



“如今最重要的是要自重!丞相这种奸恶不知耻的小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而且这次的事情还与张枢密(张俊)有关,可不要造成了宋军的分裂互击,务请自重!”



眼睛像要喷出血来的韩世忠缓缓地摇了摇头:



“你的话确实价值万金,但如果不能为无辜的人抗议的话,那我韩世忠这个人就连一枚铜钱都不值了!我要去丞相府,不要阻拦我!”



“我不会阻止的,去吧!”说话的正是梁红玉。而在旁边望着父亲的则是刚满十五岁的长男韩彦直,也就是子温,这时已是初阵后第三年了。



当韩世忠出现在丞相府时,秦桧本来想巧妙地说服他,但是当他们面对面时,韩世忠则以压倒性的气势要求他提出岳飞不轨的证据。



秦桧虽然数度想要发言,却都被韩世忠阻止,被逼急的秦桧只有低声回答:



“……莫须有……”



“莫须有?”



韩世忠无言以对。如果是这样,那当然是一开始就没有物证!岳飞是白白牺牲的!



“丞相是在没有证据、没有口供的情况下将岳鹏举杀死的吗!”



“只用莫须有三个字,丞相就将有为的人才处死!这样天下人会服气吗!”



韩世忠握拳的手颤抖着。而秦桧脸上在一丝阴影掠过之后,再度调整表情、姿势大叫:



“难道韩元帅对主上的御意有异议吗?”



韩世忠的表情一变。在高宗皇帝的名号被抬出来后,他一动也动不了。岳飞是那个曾放下“陛下如果想与金赋谈和平的话,那绝对是大错特错!”之话的人没错,韩世忠在瞪了秦桧片刻之后,只得无言地离开丞相府,数日后也离开了宫廷,而没几天,他本应在的席位就再也不见了。



“莫须有,千古之冤罪!”



中国的史书、小说和戏曲均有不少以这为题材的故事。



就这样,绍兴十二年,宋、金结成了和平条约,内容为:两国以淮河为界,宋每年对金支付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而且,宋的天子还须对金的天子称臣,算是十分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只不过,在获得了和平之后,宋才能再度开始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和平对庶民来说并不值得欢庆,民众们反而伤痛岳飞的死。岳飞是不败的名将,他的军律严明,不像其他军队会趁机掠夺,当然会获得民众的赞赏。但是秦桧却大怒:



“促成两国和约的是我!这分和平、繁荣全都是我的功绩!”



秦桧就是这么自大,但却没有人感谢他,老百姓感谢的是岳飞。



岳飞和侵略者对抗,而后被冤死,方成和平,南宋的恩人是岳飞而非秦桧。这件事大家都知道,连秦桧自己都知道,因此他大开“文字狱”,以压制狂奔的言论。他除了将相关事件的公文完全烧毁,将反对派之主要人物均处流刑之外,还命令他的儿子秦授编纂国史,并下令禁止民间修史,准备自行改篡历史。



另一方面,却也有人替秦桧辩护:



“由于秦桧的政策,南宋因而得以和平和繁荣,和这分功绩比起来,以无实的罪名杀个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被无知民众所憎恶的秦桧才是被害者。”



当然这只是一种诡辩,也不会从秦桧自己的口中说出。



那么,秦桧的共犯张俊后来又如何了呢?他自从释回兵权之后,就过着豪奢至极的生活。绍兴二十一年(西元一一五一年),还将高宗皇帝邀至自宅中开过盛大的宴会,这就是有名的“张王府之宴”。从留传至今的当时菜单看来,光是前菜就超过了七十二种,其间还经过了休息时间之后“再座”。接下来的是六十八种的主食和果实、点心等;而后是超过三十种类的酒;连好不容易才端上来的饭都有数十种。其间还掺杂了音乐和表演,让两百位以上的宾客皆满腹而归,而这份菜单也被一些学者当成文化史的研究素材。



张俊一族,倒是没有受到什么天谴,代代都是荣华缠身的巨亿富翁,而张俊的曾孙张铉还出了诗集和随笔集,以风流文人之名而为世人所知。



当时曾有一名叫韩俊胄的宰相在朝廷专横,在外交政策上也诸多失误,而被史弥远暗中杀掉。最初,史弥远并没有要杀韩俊胄的打算,只是想将他放逐,但参与阴谋的张铉却主张:



“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干净!如果不把他杀掉的话,总有一天他会报复的!”



于是史弥远就把韩俊胄给杀了。但他也对张铉这个人心生芥蒂:



“仔细想来,张铉的曾祖父可是将岳飞以不实的罪名杀害的一伙,不在意地将反对者杀掉可是张家的家传技艺,如果再和他接近的话,哪天会输到我可不知道!”



于是,史弥远便把张铉从宫廷中放逐出去了……



后世的人将岳飞的名誉恢复,也将他视为抵抗外侮的民族英雄,还在杭州建了岳王庙来供奉他。至于在岳王庙内,用锁链绑起来的“四贼”铜像,则是杀害岳飞的秦桧、其妻王氏、万俟离、及张俊等四人。他们生前虽然拥有权势和富贵,但死后却遗臭万年!



宋绍兴二十七年,金正隆二年(西元一一五七年),子温和梁红玉的新年是在江上渡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