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64探病(1 / 2)

64探病

叶从蔚站在齐宿身旁,朝皇帝皇后行礼。

这会儿皇后没心情搭理她,只冷冷看一眼,便摆手免礼。

而皇帝,靠坐在床头出,倚着龙首,精神头不大好的模样,瞧着似乎犯困。

早已白头的他,平日里面色红润还好些,如今有了病容,越发显得垂垂老矣。

皇后是在皇帝年少时嫁给他的,如今也不年轻了,但保养得当、发丝乌黑,两人坐一块竟像是差了一辈的人。

叶从蔚不着痕迹扫视一眼,垂下眼帘再不敢看。

哪怕皇帝看着不像四十来岁的人,又有谁敢说呢。

即使是皇后,也不敢说,只管拿着方士问责。

“皇上龙体欠安,你那大罗金丹可有跟御医对照过?莫要药性相冲,生出些不好的来!”皇后锐利的视线射向那位道长。

道长捋着长须,颇为淡定:“娘娘放心,此丹百利而无一害。”

“你说得倒轻巧,”皇后嗤笑一声:“大罗金丹再厉害,如今皇上也是肉体凡胎,会生病得吃药。”

“行了……”皇帝缓声开口:“朕,心中有数。”

皇后显然是在这个话题上吃过教训的,抿抿嘴不再吱声。

这时,国舅爷崔鸿唯拱手道:“皇上,国无储君,人心不定,早日立太子一来为您分担解忧,二来也可喜事相冲,佑皇上龙体安康。”

此话一出,寝宫内一旁候着的两个官员连忙附和。

朝堂上经常有人提储君的事,如今皇帝再次病倒,这些人更着急了。

瑾贵妃却是不乐意的,捏着锦帕道:“崔大人可真心急,这会儿皇上才喝了药,需要休息静养,做什么想这些劳心费神的事。”

原本她也巴不得早日立太子,但眼下她的大皇子才闯下祸事,哪里能跟二皇子争?

不如拖延着,等风头过去了,重新比肩的那一天,再做定论!

“国家大事,迫在眉睫。”崔鸿唯一脸坚持。

“既是大事,就不能草率定论,须得细细斟酌,万不能叫皇上累着。”瑾贵妃不甘让步。

皇帝默默听着他们一人一言,抬眼看向齐宿:“五弟,你觉得呢?”

忽然被点名,叶从蔚不由跟着望过去。

齐宿脸上无甚明显表情,拱手道:“两位皇侄儿都如此优秀,难怪皇兄这般犯难。”

和稀泥的话,说了等于没说。

皇帝抬手揉揉眉心,放眼扫一遍身边几人,崔皇后、瑾贵妃,她们的心思昭然若揭。

“朕一直在考虑,且等大兴河一事结束再做定夺。”

瑾贵妃的呼吸微微一轻,又舒了口气,情况虽然对他们不利,但能暂且拖着,就有挽回的机会。

她相信,圣上是有她母子二人的,否则不直接立皇后的子嗣了?哪里还有的争。

“皇上圣明,”皇后笑着斜了瑾贵妃一下,笑道:“莛儿说集结京城医手,共同研究疫情制作配方,替大兴河两岸的百姓做点事呢!”

皇帝闻言点点头,“高手在民间,他能这样做,很好咳咳咳……”

“皇上别激动,”皇后赶忙伸手替他顺气,“你知道莛儿那人不够聪明,只这一颗实诚的心。”

叶从蔚见皇帝都喘不过气了,皇后还不忘给二皇子说好话,不由叹息。

是否真心的关怀另一个人,旁观者最为清楚了。

大概这就是帝王家的无奈之处,因为身边所得太大了,极致的诱感力。

跟齐宿在寝宫里面硬是杵了好半晌,然后到外间歇息,有宫人看茶。

换了两位皇子进去,皇帝有话告诫。

他卧病期间不能上朝,大事自有臣子拿着奏折来报,小事就分摊给皇子二人料理。

如何区分,还得皇帝开口,一人管一部分,以免朝堂上掐起来,闹得脸面全无。

对此,二皇子自然心有不满,大皇子明明犯错,竟然还跟他平起平坐?

眼看着天黑透了,皇帝打发那些臣子回去,只留下妃嫔皇子等人。

齐宿估摸着差不多了,带着叶从蔚离宫。

********

随后两天,豫亲王夫妇二人每日进宫问候圣上龙体,也不久留,稍稍在偏殿喝盏茶就出来。

这期间,齐宿只一次进入后宫看望太妃娘娘。

母子间话不多,显得不太热络,弄得叶从蔚跟着拘束不已。

不过,太妃到底是关心齐宿的。

临告退之前,她叫宫里嬷嬷送了一大盒滋补之物。

常福伸手接过,正欲说话,却听太妃道,是给叶从蔚的。

叶从蔚连忙再三叩谢,太妃没有多交待什么,挥挥手让他们离开。

待到上了马车打开盒子一瞧,果然全都是有益于女子的补品。

叶从蔚稍一思索,领会其中深意,不由扭头看向齐宿。

太妃虽然没有明说,但其心思昭然若揭,可见是关心齐宿子嗣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