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2章 不分伯仲(2 / 2)


这首词写到一半,李濂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

单看上阙,陆诚这首词已经差不到哪里去了。起码在近年来,就不曾有如此佳句面世,甚至再往后去推算,三年五载之内,恐怕也没有上元词作与之比肩了。

唐诗宋词。

若是与南北两宋的词相比,这首词在李濂的心目当中,只能算是中等偏上。

可如今是甚么时候?

在这诗词大为没落的年代,别说是好词了,很多文人连首最普通的词作都做不出来,你还指望他们能有佳作问世?

当年一代词人辛弃疾,曾在元夕时作出一首《青玉案》,自此广为流传,后世词人一直难以超越其地位。

如今,陆诚的这首《齐天乐》,也足以名扬词坛了。

此刻,周围的那些名儒们已经坐不住了,忍不住纷纷凑了上来,观看起了陆诚的上半首词。

在此之前,这些人还打算等着陆诚的词作一出,便品头论足一番,将其贬得一文不值。可一看到这词句,他们登时傻眼了。

文无第一,说的便是文章诗词等作品,其优劣性难以衡量,因为没个具体的标准。

但真正的好词,在境界上与普通词作的差别还是很大的。真上升到了那样的境界,就不是他们这些人能随意贬低的了,那样只会惹人笑话,说自己毫无度量,排挤打压一位后学晚辈。

而如今,陆诚的这首上元词,便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这个后学晚辈,不简单!

这是此时在场众人一致的想法。

怜儿此时已经彻底惊呆了,时而目光看着陆诚面前的宣纸,时而一双如水美眸转到陆诚身上,心里说不出的震撼。

这位李公子,竟然真的做出了一首好词------

转而,他心中又是五味杂陈,再次看向陆诚的目光也变得复杂无比:“如此年少才子,身边又怎会没有佳人相伴?难怪他会看不上自己这薄柳之姿------”

陆诚手中的毛笔落入砚台,沾足了笔墨后,口中低声念道:“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韶光忒浅------”

“嗯?”

他的声音不大,完全是念给自己听的,在场众人一时都没能听清。

见到陆诚手中的毛笔落于纸上,众人才跟着吟诵出来:“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韶光忒浅------”

“细语吹香,暗尘笼撰,都逐晓风零乱------”

“阑干敲遍------”

“问帘底纤纤,甚时重见?”

“不解相思,月华今夜满。”

一首词写完,陆诚便也搁下了手中的毛笔,抬头便见众人的目光还停留在那张宣纸上。他对周围众人再次一拱手,笑道:“只是拙作,还望诸位前辈莫要取笑。”

拙作?

不少人听了这话,嘴角抽搐不已,却也都拱手对他回了一礼,说上两句奉承的话。

“好词!这首词作称得佳作,只怕与近来陆才子那首流传甚广的《采桑子》,也是不分伯仲的!”

人群中,不知是谁突然喊出这么一声,对陆诚的词做出了如此评价。

众人循声望去,不禁纷纷拱手行礼,足见来人身份地位之高,是这些名儒们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原来是华泉子,幸会幸会------”

“华泉子今日怎么有暇,到这春雨楼里来了?”

“华泉子都来了,这春雨楼今日还真热闹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