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七十二章 火焰喷射器的威力(1 / 2)

第四百七十二章 火焰喷射器的威力

虽说在过去的轰炸中,日军一直从后方源源不断的补充着前线的损失,但是那些在海岸上的工事防线,却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修复和加固的,可是国防空军的炸弹却是在源源不断的从内6的生产线,甚至是福州本地的兵工厂中产出。

等到持续几日的轰炸后,虽然沿岸防线上的日军士兵的数量依然如开战时一样,但是其所依托的工事和防线却已经损坏的差不多了。

而没有了这些东西,日军的抵抗也就减弱了许多。

也就是在这个情况下,王耀武十分果断的投入了使用火焰喷射器的喷火兵。

火焰喷射器,算是杀伤力极高的一种武器了,哪怕是在这个时代,火焰喷射器的射程依然达到数十米的程度,绝不像电影里那样连十米的距离都不到。

而数十米的程度,已经比一般****的有效杀射程更高了。

甚至一般步枪的有效射程也不过才二三百米而已…

动用喷火兵,并不意味着王耀武就喜欢这个兵种,毕竟这个兵种实在是太危险了。光是他们所携带的燃料,如果爆炸的话绝对是后患无穷,别的不提,单是周围的一圈人估计都要惨无人道的被活活烧死。

当然,负责研究这种武器的军工专家们曾经保证过,这种武器还是很安全的,至少不会随便被击中一枪就会爆炸什么的,甚至除非是燃烧弹一类的武器击中。不然就不可能会生爆炸…

事实上无论是在实战还是在测试的时候,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不然的话,如果这种武器真的那么危险,哪怕他的威力再大。国防军也不会装备的,毕竟这已经不仅仅是双刃剑了。弄不好的话,被这种东西弄死的自己人很可能会比敌人还要多。

然而虽然如此,但是国防军中会喜欢这种兵器的依然很少,毕竟很难爆炸不代表不会爆炸,谁也不愿意离这种东西太近的。也因此,喷火兵在国防军中的薪金虽然是比较多的那种,但是在军中的朋友反而不是很多。

再加上操作的还是这种高危武器――――――虽然危险程度未必比得上会炸膛的步枪。但是在喷火兵中多少也会出现那么一些变态,何况爆炸的条件也不是绝对的。

伞兵罗伯特.弗雷特洛尔。

第四伞兵团,第15工兵连;1944年、意大利、卡西诺山

“作为工兵,我们接受了安装火药信管的四一型火焰喷射器的使用训练。但我愿意哪怕是不得已而在战斗中使用这种装备吗?不!多谢了。拒绝的理由很简单,在战场上你被****、步枪甚至是机枪击中,无非也就是在身上留下一个窟窿眼儿罢了,但如果你不幸背着火焰喷射器,那随便一块小小的弹片也能把你烧成一个火球。当敌军士兵听到你的火焰喷射器出的声响后。所有的子弹都会落到你的周围。没有哪个士兵愿意被烧死,所有有经验的士兵都会优先用他们的子弹‘照顾’那个试图用火焰喷射器烧他们的家伙!”

需要说明的是,全军需要心理医生最多的,就是喷火兵。排雷兵等几个兵种…

――――――――――――――――――――

对火焰喷射器的研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由于战壕战的残酷性。所以完全需要一种新式的武器,比如说手榴弹、迫击炮、坦克等专门针对战壕战的武器。当然霰弹枪、榴弹射器也是如此。

而火焰喷射器这种大威力的武器,自然也在研项目当中。

事实上对这种残忍的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反而没什么争议,毕竟当时同盟国和协约国正在西线战场上互扔毒气弹,就连毒气弹都用了,自然对火焰喷射器不会有什么异议。

火焰喷射器的历史要远早于火枪和火炮,早在公元七世纪,拜占庭人就在与阿拉伯人的海战中,使用了一种叫做“希腊火”的液体燃烧剂。这种燃烧剂平时封装在木桶里,使用时用手摇泵从通过一根喉管将之喷向敌战船。“希腊火”的液体燃烧剂配方特殊,遇空气便自燃。

现代意义上的火焰喷射器,其明者被公认为德国人理查德费德勒,他于19o1年造出了一个火焰喷射器样品供德军评估。费德勒的装置已经基本上具备了现代火焰喷射器的一切特征,该装置为人力携带,配有一个周长为1.2米的筒形容器,容器内部水平分为两部分,下半部为压缩空气瓶,上半部为燃烧剂瓶。

当射手压下燃料筒上的节流阀手柄时,压缩空气将液体燃烧剂经一个橡皮管从钢质的射管口喷出,射管口有一个简单的点火装置,液体燃烧剂被点燃后,形成一束蘑菇状的火球喷向目标。这个装备的射程是18米,能够持续喷射两分钟,但点火信管是一次性使用的,每次射都必须换用新的。直到1911年才被德军采纳,德军组建了一个有12个连的特别团,装备了现代历史上第一种火焰喷射器。不过一直到4年后火焰喷射器才在战场上显示了它骇人的威力。

1915年2月,法国人在凡尔登率先尝到了德国人的烈焰,2个月后,1915年7月3o日,英国人在弗兰德地区霍格〔hooge〕的战壕里也尝到了这种混合着汽油、橡胶和硫磺的地狱之火的味道,两天的战斗中,英军共损失了31名军官和751名士兵。霍格战斗结束后,火焰喷射器巨大的近距离杀伤力也第一次被写进了作战报告。

吃了苦头的英国人和法国人也开始研制自己的火焰喷射器,法国人比较现实。他们的设计基本上仿造德国人的,并在19171918年间投入了使用。而英国人则过于异想天开,他们造的火焰喷射器是重2吨的庞然大物。在索姆河地区,英国人部署了四门这种怪物。固定安装于距德军前沿55米的防御工事内,其前方就是双方对峙的无人区。这四台大型火焰喷射器为索姆河战役专用,射程八十米,用于在步兵冲锋前清扫德军的第一道防线。不过在1917年7月1日索姆河战役打响后,德军的反击炮火就摧毁了这四门火焰喷射器中的两门,另两门在拿下德军第一道防线后也失去了作用。

德军在霍格取得了成功之后,更加重视火焰喷射器的作用。他们将喷火兵编成六人小组,每组三具火焰喷射器。分散配置在整个前沿,主要任务是当德军动攻势时清扫协约**队的前沿防线。1917年,德军对装备的火焰喷射器进行了改良,减轻了重量。并使用可多次点火的信管,使得火焰喷射器的机动性和射击频率大大增高。尽管如此,由于英法联军对德军火焰喷射器已有了警觉,当德军的火焰喷射器手射击时,英法联军便集中火力向其射击。一旦俘虏德军火焰喷射器手,立刻就地枪决。再加上这种武器无法提供远距离宽正面的持续火力,这种优秀的战壕战武器再也没有挥象在霍格战役中那样的决定性作用。整个一战中,德军一共进行了过65o次的火焰喷射器进攻。而英法联军的同类攻势几乎为零。

的确,火焰喷射器在这次战争中给双方带来的伤亡远比不上机枪和重炮。但在近乎肉搏的战壕战中,德国人的火焰喷射器无疑给在泥水中瑟瑟抖的协约国士兵的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或者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的时候,国社政府才开始对在战场上初显风貌的火焰喷射器展开研究,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士气,当时无论是在亚洲战场还是在欧洲战场都没有出现过中国的喷火兵的身影。

而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虽然当时中俄两国边境冲突不断,但是由于当时尚处于较和平的一个时期,因此国防军也并没有装备火焰喷射器――――――不过在了解过这种武器的威力后,军方到是一直在对这种武器进行着研究。

一直到了一九三五年,国防军才开始正式装备第一款火焰喷射器。

也就是三十五型火焰喷射器,不同于一战时的笨重,三五型火焰喷射器是一种单兵火焰喷射器,由于设计上延用了一战时的经验,使其全重“仅为”三十八公斤,储罐内混合装有11.8升十九号燃剂和压缩氮气,喷射距离为二十五米至三十米。三五型火焰喷射器可一次喷射完所有存油,也可进行十五次短点射,短点射时,燃剂限流阀和和衬管内的点火信管同时开闭,以控制燃剂喷射量。三五型火焰喷射器的生产一直持续到一九四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