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三十五章 总攻(1 / 2)

第一百三十五章 总攻

第一百三十五章总攻

虽然蔡锷那个“现代”岳武穆的称号实在是让严光和宋鼎寒郁闷了一阵,尤其是宋鼎寒,在北京街头的一些报纸上出现了这样的头条后,宋鼎寒甚至时常站在落地镜面前,想要看看自己和那个跪在岳飞墓前的秦桧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没。

不过总的来说,两人,包括政府内的其他人对蔡锷在山东的仗还是很满意的------------蒋百里等人的请战另算。

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其实都逃不过名利二字。

而二者,其实都可以归类为一类,那就是“利”…

因为名,其实也可以算作是一种利…

像蒋百里这样的人,固然不会对“利”有什么兴趣,可是对名的话…

岳武穆?岳飞

蒋百里自问无论是在学识还是在领兵方面,都不会逊色蔡锷多少------------当然,实战经验上面,目前蒋百里只是拿一些不开眼的小军阀磨练过几次,像蔡锷那样的还没有。

不过这些,都不能阻止蒋百里对蔡锷目前一切的眼热。毕竟岳武穆,在当今的世界上,已经很难有什么荣誉能比的上这个称呼了。

蒋百里本人并不在乎利,哪怕是有人将万把块的银元扔在蒋百里的面前,蒋百里也可以毫不在意的一把推开。当年在保定军校担当校长的时候,蒋百里不就是因为诸如此类的事情朝着自己的胸口开了一枪------------当然,最后没死,而且蒋百里还拐了一个日本护士回家当媳妇。

不过像岳武穆这样的称呼,蒋百里到是真心有兴趣。

只可惜蒋百里很清楚,现在的山东并不需要两个指挥官,多出一个人来,不但在力量上不会增强,而且很可能还会造成两人间的争执。毕竟每个人打仗的方式都有不同。

何况现在蒋百里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和王耀武将地方军阀的部队逐一整编。

蔡锷在山东的战事虽然很重要,但认真的讲,这件事情在意义上其实并不逊于山东的战事。因为只要对军阀的部队进行了整编,也就代表政府可以完全调动全国的力量。

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的出来,严光对蒋百里的重视程度。

事实上,如果不是这件事情相对蔡锷在山东的战事而言实在是太过低调了,蒋百里对这个任务其实还是很满意的。

--------------------

就在包括蒋百里等将领在内,不少人都对那个岳武穆的名号眼热不已的时候。在经过了半个月的筹备后,蔡锷也再次和寺内正毅鏖战成了一团------------顺带一提,虽然一直都在为战事而筹备着,不过在看到了报纸上那个岳武穆的名号后,蔡锷还是有些得意的。

毕竟能够被一些报纸称为岳武穆,本身就已经是对蔡锷本人的实力的承认。

当然,这个名号也不是能白拿的,至少为了做出某些回应,蔡锷就必须做出一些实绩来------------好在这个时候蔡锷的准备工作已经差不多了,不然的话蔡锷反而会怀疑,这些报纸上的标题是不是为了逼自己提前进攻。

在经过了半个月的筹备后,伤亡比较重的几个师都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同时急需的炮弹等军备物资也都被运了过来。

而等到这一切全都到齐了后,蔡锷直接下令原有的四个步兵师另一个新到的步兵师向日军起猛攻。

而这时的日军,虽然寺内正毅的手头上并没有充裕的兵力,但也将几个实力比较完整的师团调了上来进行守备------------在守备的同时,寺内正毅也在心里不停的骂娘。

因为到了这个时候,日本本土无论是在兵力上还是在物资上,对他的补充都已经极为困难了。

这种困难,并不是因为国防军对日军后方的袭扰。蔡锷虽然将国防军的一万多骑兵团不调了出来,不分日夜的对日军后勤线进行袭扰,但是寺内正毅也派了不少的兵力负责押运物资,而且派了不少的骑兵出来,所以后勤线的问题并不大------------虽然日军的后勤物资经常会生被国防骑军烧毁的事情。

真正造成后勤困难的,其实是日军的财政和生产上…

在财政上,虽然去年也就是1913年的时候,日本的财政收入是7亿2ooo多万,可日本是一个负债国,在各方面的开销也很大,尤其是海军方面,现在海军还在开建着多艘战列舰和战巡舰,这些战舰无论哪艘都是用日元堆出来的。

现如今在山东虽然战事只打了两个月的时间,但是日本政府在财政上说实在的,已经有些撑不住了。在这么下去的话,恐怕日本就只能靠借债来支撑战争了。

而这个时候,往日里不停借债给日本,而且非常喜欢借债给日本的英国却陷入了一场比山东战事还要大的战事当中。在财政上,就连英国本身也出现了困难,虽然肯定要比日本强,但是能不能借钱给日本实在是难说的很。

其他的诸如法国等国也是如此,甚至他们比起英国还要差上不少,毕竟英国好歹也是世界第一强国,而且坐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几百年了,在积蓄上绝对比任何国家都强。

何况这场战争还没有生在英国本土。

而法国等国家?现在战争就生在他们的国土上,现在他们已经是自身难保了,指望他们能借钱实在是件很难的事情。

至于德国等国?

日本好歹也是协约国,他们这些同盟国的怎么可能借钱?又怎么能借钱。何况德国和中国的关系还一向良好。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其实还有一个国家可以借钱给日本的,那就是美国。

虽然现在欧洲列强都已经被卷入了欧战当中,可这个时候美国毕竟还没有卷入。而且不但没有卷入,还正在大肆出售各种物?ooo?耪秸?啤?

可以说,在资金上绝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强的过美国。

只是…

依照日本往日的表现,美国对日本的警惕性高的可不是一筹两筹,在这个时候日本和中国死战在一起正是美国人乐于成见的,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借钱给日本呢?------------美国人正恨不得日本人在山东经历一场惨败呢,不过话又说回来,美国人对中国也是有警惕的,毕竟美国也不希望太平洋的对面出现另一个强国,而中国在潜力和展度上,都要远远过日本。

只是,相较于日本而言,美国对中国的感官还是不错的。

除了财政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

没错,日本也是一个列强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工业化国家。

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日本每年的钢铁产量只有可怜的3o多万,而这个产量,哪怕是列强中钢铁产量最低的法国也是他的十倍以上,甚至就连十倍后的那个领头都要比日本高出快两倍。

由此可见,日本人的工业能力究竟有多低了。

而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还在开工着金刚级战巡舰的另外两艘,以及其他各型战列舰和其他的大小舰只。

在这种情况下,对6军的忽视就是必然的了------------事实上在两次大战当中,日本6军装备垃圾和这也有很大的关系。毕竟日本并不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在工业实力上也很低。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展出一支强大的海军,那么6军就必然会遭到削弱。也正因此日本6军的装备才会成所有列强国家中最垃圾的一个。

只不过当时日本人的主要目标是中国,而当时的中**队在装备上只会比日本军队更垃圾,这个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了。

至于在东南亚和英**队作战的时候,那里都是雨林,更没有重装备上的问题了。事实上,只要想想后世越战的越南人就能明白了,何况当时英国人还在欧洲被德国人压着打,哪里还找照顾的过来东南亚。

只有到了太平洋战争的时候,对上了在装备上比日本人强出不知道多少的美国人时,日本人才吃了大亏。

而现在的日军6军,不但在装备上吃亏------------事实上,现在哪怕是欧洲的列强军队对上国防军最精锐的几个师也绝对会吃亏,毕竟国防军的许多装备都是少说十年后才会出现的,具有绝对的划时代意义,而且还极为重视机枪这种极为重要的武器。

日本6军不但在装备上吃亏,而且最吃亏的是武器和弹药上的生产。

武器也就算了,反正6军也没什么好炮,至少在大隈重信等人看来,给自己的6军装备上步枪也就行了。而在日本,三八式步枪还是有许多库存的,不然的话在1914年日本也不可能将军队动员到5o万的数目。

至于机枪和重炮,虽然前线的将领,诸如寺内正毅、神尾光臣和仙波太郎等人都在强调着机枪和重炮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