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九十五章 那不是背叛的理由(1 / 2)


坐以待毙不是沐温安的性格,也不符合夜凉迢的做事风格,现在已经很确定没有回头的机会了,世界的本源也很难参透,只能从余若桐这个人身上下手了。

不过嘛,既然对方身份是多变的,似乎找不到人在哪里呢。

这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蛇出洞啦,涉及到对方根本利益的时候,就不信她一点反应也没有。

说起来到现在再一次陷入了毫无头绪的境地,主要原因还是不知道余若桐她到底想干什么!

杨文瑾他们的心思好猜,作为普通人,渴望的东西不过就是那么几样罢了。

漫长的寿命和滔天的权势,这是杨文瑾的目标,也是凌宇惠的目标,可它不会是余若桐的目标。

平心而论,余若桐在沐温安和夜凉迢的眼中是蝼蚁一般的存在,但是余家在他们的世界势力并不差,滔天的全是余若桐有,长生的本事她也有,那她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仔细想想,沐温安不觉得自己和余若桐之间有多大的仇,因为他从来都没有把这女人放在眼里过,记住了这个名字还是因为自己的母亲和余家有点交集。

余若桐废了那么大的心思跟到小世界,断然不可能只是要沐温安和夜凉迢的命,她的目的很值得怀疑,却也揣摩不出来。

不知道目的就不知道对方会怎么下手,也不知道该从何防备。

思来想去沐温安决定随便出手先打击一下对方的嚣张气焰再说。

俗话说的好呀,进攻是最好的防护,等对方出手不如主动出击,余若桐这个大活人和泥鳅一样滑溜,但是她不可能一个人把这小世界给拆了吧?

沐温安盯上的是那背叛了的西南大军中的那部分。

最为背叛者,他们可能出卖掉你所有的秘密,但正因为是背叛者,才容易找出他们的弱点。

黎项好歹在西南待了几年,这些人他没教导好,但是不代表他不了解。

事实上呢,做一天的将军就要带一天的兵,这是责任也是做人的原则,他来到西南虽然不是心甘情愿,这里也不适合他。

但是呢,为了整治这杂七杂八的几十万人,他下过一番功夫,摸清楚了大军中的各种小势力团体,也了解他们的处事风格。

据黎项说说,背叛的那七万多人里,带头的是三个人:王鹤,常玉,范松。

他们官职不高,正五品宁远将军而已,那七万人刚好是他们手下的兵。

其实这么说才合理,军营中的人叛变,大多是主将叛变,手下的人大部分相信他们另择明主的选择,一小部分留下来汇入了其它将军手下。

其实王鹤,范松是那种山野莽夫,能力可以,就是见识短浅,黎项不止一次想要让两个人读书习字,但是他们都拒绝了。

他们是那种出身下层,从小上不起私塾后来特别仇视读书人的类型,说白了就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从前没机会念书,现在是因为那一点点自尊看不起读书人。

后来朝中不少文臣被贬,被夜凉迢塞到了军营来,他们就更看不起书本了。

按照他们的话来说,读书人到最后也只能和他们一样动用体力,书念来做什么?

也多亏了如此,这些人带走的虽然是精兵,但是与排兵布阵上并不擅长,因为没上过战场,空有一身好武艺,其实就是花架子而已。

要知道真正的战争可不是赤膊上阵拼杀的,战术什么的也很重要,这些人容易被利益拐走,却不好指挥。

按照沐温安他们的讨论,静下心来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七万多人弃之有肉食之无味,也许杨文瑾他们都在发愁呢。

这些人看起来精良,却是刚愎自用根本不听话,可不就是鸡肋嘛。

更有意思的是,这同样背叛的常玉是个原本是个文臣,也就是说,他和王鹤范松根本就不是一路人,甚至还有些相互仇视。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遇上黎项这种能文能武的还好,遇上莽汉就是相互瞧不起了,表面上和谐背地里是什么态度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明白。

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一种突破口,杨文瑾那边管不了,三个人之间又有内讧,两个四肢发达的蠢货,一个会权衡利弊的聪明人,整体局势还是多他们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