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三十九章 气短(2 / 2)

此时,来中船集团找苏城的,多半是门路不通的中小型船企。他们自知实力薄弱,也没有追求全套技术的意思。确定苏城只可能转让巨型总段工厂的技术以后,就顺着这个问题谈了下去。

至多两个小时的时间,苏城就商定了7家工厂做总段工厂,加上以前向大华实业提供总段的厂商,大华船业的总段供应商已超过了10家。

这个数字,不光令边上的荣尚国吃惊不小中船集团内,原本笑盈盈的看着外国友人的先生们,也吓了一跳。

至晚间,几家船厂的人,再次聚集到了本埠。

看几个人风尘仆仆的模样,明显是匆匆赶来的。可不是每个船厂都像江南造船厂那样设在本埠。一些地方远的,就得坐飞机赶过来,还有坐火车过来的,精神更是萎靡。

93年的国内航空业正在大发展的阶段,也就意味着尚不成熟。许多线路都是隔日或者一周才有一班飞机的。火车线路倒是遍布全国,但拥挤程度也是冠绝国内交通业,紧赶慢赶的过来,总不会有多轻松。

五郎出面招待对方,私下里颇为快意的道:“让他们不早点做决定!”

表面上,他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但谈到股份购买的时候,却开始支支吾吾起来。

几个船厂顿时急了。在他们看来,苏城完全是要反悔的节奏。就是原来不愿意出售股份的荣尚国!也回到船厂,一门心思的要清掉三产公司。

对于任何一个国企而言,清理三产公司都是项巨大而困难的工作。

有的人有的企业,也许要在这份工作中耗费数年乃至十数年的时光……

不过,通过此事也能看出各个船厂内盘根错节的势力,以及船厂领导层的能力。

对苏城来说,一家有能力清退三产公司的国企,至少是一家有执行力的企业,职工内部的利益纠葛也不至于太深。

6月末,最后一艘合约船交付使用,并且得到了使用方的好评。

前来大华实业的外国企业数量,也不再局限于亚洲一地。欧洲和美国的使用者,在严格的检查之后,自然而然的将200天一艘船的故事宣传了出去。

大华得到的报价邀请也越来越多。

中船众再也坐不住了。

假如是私企,他们对大华实业的避而不谈估计没有任何办法,但中船毕竟的是正部级的企业,曾经的六机部的力量总是比区区大华实业要强的。

没多长的时间,丁志鹏就苦笑着打来了电话,问:“苏城,你在哪里呢?中船的老孙找到我这里来了。”

苏城暗地里笑了两声,直接道:“我就猜他们能找到谁来做说客,没想到是丁主任您……”

“副主任,副部级。孙总经理是正部级,我得听他。”丁志鹏面对孙道孚,笑呵呵的开了个玩芜这次轮到孙道孚无奈了。他的正部级,在权力上面,和丁志鹏是没法比的。

本来,孙道孚是不想管下面船厂和苏城的事的。他还有一届任满,对于股权和国有资产等敏感问题,真心不愿插手。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来访的外国船厂实在太多了,这不光让孙道孚意识到了大华船业掌握的技术的价值,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大华船业的上升速度。

如果让大华实业顺风顺水的成长下去,作为〖中〗国造船业的龙头企业和管理者,中船又如何自居?

当出售股份和身后名联系到一起的时候,孙道孚不想管也要管了。

电话那头,苏城笑呵呵的道:“那就坐一坐吧,下午如何?”

“下午?”

“我在京城。”

丁志鹏释然,捂住话筒说了两句,笑道:“那就下年,你来发改委好了,委里的同事,对大华船业的模式,都很好奇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