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6章 解谜(一)(1 / 2)


“那张有艾清的照片呢?”林雷直指问题的核心。

穆东方当初断定艾清消失在平仓巷,不是因为老雷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不是因为“食色,性也”,而是因为那张照片!

当然,林雷是不知道有这张照片的。

当年老雷说他看见过艾清进入了平仓巷——事实上艾清确实进入了平仓巷,因为有照片作证。

然后老雷说他没有看见艾清从平仓巷走出来——这话可信度就非常高了。

穆启辉站起身来,走到房间的角落,打开了角落里的一个保险柜,从其中取出了一张照片!

林雷接过照片一看,一眼就认出了照片中的人,正是艾清。

艾清穿着红衣服,就站在巷子里!

能看得出,艾清刚刚进入平仓巷,而摆烟摊的老雷正色眯眯地盯着她的背影。

这下可以确定了。

老雷没说谎,艾清确实进入了巷子。

那么老雷后来说,艾清没有从巷子里返回,可信度几乎可以达到九成九以上。他没有撒谎的动机。

从逻辑严密性上来说,老雷的后半句话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真实。

然而推理是讲究一个大概率的分析,如果事事都要百分之百才能推理下去,那这世上就没有推理这个词语了。

因为既然是“百分之百”了,那还要侦探干什么,派出所片警也可以破案……

从大概率着手分析,推理出真相,而后找到证据,这才是推理的一般过程。

现在,林雷需要找出平仓巷中的凶手。

杀害艾清,并且分尸两千块的凶手。

林雷从一开始就不认为穆启辉是凶手,他大张旗鼓的弄来这么多警察,只是为了“震慑”穆启辉,让他说实话。

现在看来,效果很不错。

艾清当天确实去了平仓巷,而她消失在平仓巷,这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有这样的前提,林雷知道破案的那一刻,不远了。

现在,林雷有两个选择。

这个案子发生在二十年前,常规的刑侦手段肯定是不好使了,其他人都没有办法直接破案。

因为绕不过一个推理中的重要问题——当事人的话,可信吗?

即使可信度百分之九十,然而在法庭上却是没有用的。

法庭重证据,轻口供。

就拿这个案子来说,大概,也许,应该,老雷的话的后半句——“艾清没有从平仓巷中走出来”是可信的,起码有九成可信度。

很可惜,这句话并不能成为呈堂证供。

这似乎又陷入了一个死胡同之中……

可是林雷不一样,林雷有超级记忆殿堂。

穆启辉与毒贩交易毒品,大约有七八分钟时间。

这段时间,足够艾清从平仓巷中走出来——然而她却没有走出来,这说明她一定是进了某个地方。

她进了哪个地方呢?

穆启辉的视线应该能看见,但是他“记不起来”。

这很好理解,譬如平常我们在大街上行走,肯定是看见了无数的路人甲乙丙丁,然而我们能记起来的,又有几个?

看见一百个人,能记起来的,怕是五个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