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5节(1 / 2)





  从第一家开始,陆辛才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站在沈小甜的身后,他两腿绷得像是站军姿,虽然宋叔叔全家早就跟陆辛很熟了,可看着他和沈小甜一起出现在自己家门口,他们脸上的诧异真的是遮掩不住。

  “啊,哎呀,你们这跟叔叔阿姨客气什么……”

  宋家人一家都是朴实寡言的,除了表示感谢和关心之外,也没再说什么。

  陈阿姨和李阿姨正巧都在李阿姨家的院子里给牛蒡去皮,看见他俩,陈阿姨突然笑了一声,拽了一下李阿姨的衣摆,然后她们两个人就都笑了。

  “挺好的,真的挺好的。”

  也不知道李阿姨这个挺好的到底是在说什么。

  她们两个人一人收了一盒点心,李阿姨还说明天要给沈小甜送点儿黄瓜咸菜。

  在卢奶奶家门口等着开门就等了好一会儿,卢奶奶腿脚不方便,她的一双儿女都在事业单位工作,在沽市另有住处,每周会回来几天,这个老房里除了她和她老伴儿之外,还有一个一看就能干的年轻姑娘,叫卢奶奶“大伯娘”,应该是卢奶奶老伴儿家那儿的亲戚,来照顾两个老人的。

  看见点心,卢奶奶直说“使不得”。

  “一点剩菜剩饭,哪用你们拿这么好的东西来谢啦?”

  沈小甜笑着说:“奶奶,我不光是谢您,之前去洛阳的时候就说给你们带点儿点心回来,就是陆辛说他手艺好,非要自己做。”

  “哎呀,陆辛?”老太太愣了一下,扶了扶眼镜,仔细打量着面前高瘦的年轻人。

  “哦!原来是陆辛啊!你和小甜,哦……”老太太发出了一声意味不明的长音。

  这个巷子里的人们都认识陆辛,包括很少出门的卢奶奶。

  沈小甜在心里默想着,就听见卢奶奶说:“你们俩是订婚了吧?什么时候办喜事可得早点儿跟我说呀!”

  “没有呢奶奶,就先交往着看看。”沈小甜笑着回答道。

  老太太笑着说:“你放心,错不了的。”

  卢奶奶家斜对面就是徐奶奶家,徐奶奶真是周到到了骨子里,收下了两盒点心,转身就拎了一袋子梨出来。

  “鲁岗的鸭梨,你大哥他们昨天才带回来的,正好天凉了,我记得你小时候就容易咳,跟你姥爷一个毛病,早点儿准备着梨,咳了就蒸一个吃。”

  这话让沈小甜垂着眼睛笑了一下,把梨收下了。

  徐奶奶又盛赞了一番沈小甜的教学成果,张哲同学站在他奶奶身后,直接被她奶奶抓过来,让他再谢谢小甜老师。

  “张哲很聪明的,而且是个好孩子,吃块点心都能想到您。”

  听见别人夸自己家孩子,徐奶奶的脸都笑成了一朵花儿,看看沈小甜再看看陆辛,她说:

  “也好,陆辛是从小苦过来的,小甜你们俩好好过,凡事有商有量,你姥爷也就安心了。”

  站在沈小甜的身后听见徐奶奶这么说,陆辛的身子晃了一下。

  沈小甜回头看看他,笑着说:“听见了么。”

  “听见、听见什么?”

  “没什么。”小甜老师笑着跟徐奶奶再见,拉着她有点呆傻的课代表往回走。

  回家。

  第69章 海带排骨汤

  “你有没有什么想跟我说的?”

  回了沈小甜的家里, 陆辛就开始做饭了,一截挺嫩的莲藕正好用来做藕片,一块牛肉加圆葱、辣椒、香菜做个爆炒牛肉, 冬瓜和虾仁儿做个汤,主食是加了南瓜一起蒸的米饭。

  这些食材当然是他在老冯那做点心的时候顺便薅羊毛拿来的。

  沈小甜站在厨房门口这么问他的时候,陆辛正在切藕片,用的就是那把清海大刀。

  他手下的刀没有丝毫停歇,只是嘴上慢慢说:

  “你不是早就猜到了么?”

  “猜到什么?”沈小甜笑眯眯地看他。

  老房子最大的问题是采光不好,在春秋两季, 客厅里总有些阴冷,沈小甜回家后换了一套长袖的家居服,肩膀上还搭了个羊毛披肩。

  对肩宽腿长的人来说,披肩能够越发显出她们的气场,可对沈小甜这种骨架纤细的人来说,裹在身上的披肩越发勾勒出了她细瘦的肩膀和手臂。

  她就靠在门边儿, 带着笑,陆辛却觉得转头看她一眼都艰难。

  光线昏暗下来, 沈小甜给厨房开了灯。

  案板上藕片一片接着一片, 都是匀称的一毫米厚度, 刀刃儿落在案板上, “清海”两个字被厨房里的光勾勒出了一道边。

  “你之前问过我……”陆辛说, “对,我是认识你家田老爷子。”

  果然,自从自己回到沽市,一切都跟外公脱不开关系。

  沈小甜问:“只是认识那么简单么?”

  藕片切完了, 陆辛把它们装在盘子里,锅里烧上了水。

  另一边的锅里, 炒过后再煮的冬瓜已经开始溢出了香气。

  “我那时候离开了京城到处跑,在火车上正好儿跟他坐了对脸儿,不是高铁,就是个蓝皮儿空调车。”

  有些话真的开始说了,后面就越说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