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甭劝我,我只想种地[七零]第41节(1 / 2)





  宁嫣不怕事,也不怕担事情,她要的是绝对的话语权,“每个人都有机会,先报名,再考试,录取前二十名。”

  有人就不懂了,“可是,有力气能干活不就行了吗?”

  “对呀,小嫣,你是有本事,但也有不懂的事,应该挑最能干最有力气的。”

  宁嫣嘴角轻扬,轻飘飘的抛出一个诱饵,“因为,我们挑的是技术骨干呀,现在是豆腐作坊,以后发展起来就是厂,第一批录取的人表现好的会跟着升级,成为小头头,前程远大。”

  现场一片哗然,激动的不行,个个跃跃欲试,冲啊。

  他们不行,但家里人说不定能行啊。

  宁春华看着宁嫣轻而易举的说服了大家,冲她翘起大拇指,真棒。

  这智商,这手段真是绝了。

  考试那一天,所有村民都来了,知青们也来了,一个都没落下,都眼巴巴的盯着宁嫣。

  宁嫣看着大家,微微一笑,“不要作弊,不要交头结耳,一旦被发现就永不录用。”

  有些打歪主意的人都熄了心思。

  康小敏看着大权在握的宁嫣,心里特别不舒服,但还得强忍着,“宁嫣,我是高中生,有文化,会写会算,当个会计没问题。”

  宁嫣淡淡瞥了她一眼,“大队会计就是作坊的会计,至于你,先考过了再说。”

  康小敏自信满满,“我肯定没有问题。”

  但等她拿到试卷时,就懵逼了,算术就算了,还出应用题,这写一篇村里农活笔记又是什么鬼?

  还有,豆腐有什么营养?做法是什么?原材料豆子是怎么种出的?怎么科学种植?妈蛋,好烦啊。

  怎么将商品推销出去?她们不是当工人吗?为什么要考这个?

  还让写一篇思想品德自我评价?真是太奇葩了。

  等大家考完出来时,大部分人的脸都是绿的。

  宁嫣亲自出的卷子,自批改,亲自挑出了二十个人,将录取名单贴在大队部。

  有人欢喜有人愁,考上的满怀期待,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考不上的,还指望下一批呢。

  考过一次,有经验了,下次一定能行。

  芳姐和程海棠都被选上了,还有一个男知青也考上了,其他都是本大队的人,宁英莲和牛三哥都入选了。

  宁嫣亲自给这一批人培训,技术、思想、职业素养各方面的培训。

  怎么做豆腐,怎么煮豆浆,怎么做豆制品,每一样她都能说的头头是道,展现了强大的知识量。

  没几天这些人都对她膜拜不已。

  宁嫣还特别擅长洗脑,巴拉巴拉的洗一通。

  她说的每一句话,大家都坚定的相信。

  换句话说,这些人成了宁嫣的死忠。

  虽然她不是经理,不是主管,只是一个监理,但她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别人担心这作坊开不出来,他们坚决表示:不可能!他们有宁嫣!

  别人担心做出来的豆腐卖不掉,他们坚决表示:不可能!他们有宁嫣!

  别人担心赚不到什么钱,他们j坚决表示:不可能!他们有宁嫣!

  作坊成立的这一天公社领导应邀出席开幕仪式,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谈话,激励大家好好干。

  随着一声锣响,豆腐作坊开业了,宁嫣很有品牌意识,就叫丰勤豆腐。

  员工们迅速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有条不紊的干起来。

  整个过程是流水线,各司其职,忙而不乱,管理层都亲临第一线,帮着干活。

  宁嫣陪同领导参观,在一边介绍产品,主要是分成两块,一是豆浆、豆腐、素鸡、豆腐干、百页等,保质期短的产品。

  一块是油面筋、红薯粉丝、绿豆粉丝,豆浆粉等保质期长的产品,可以销的更远些。

  领导看着琳琅满目的产品种类,又看看干干净净的生产场所,微微点头,“你们很有安全意识,这就对了,对食品安全要严加监管,这是对百姓负责,对作坊负责。”

  宁嫣笑眯眯的点头,“领导说的是。”

  她招了招手,宁春华亲自捧着一碗豆浆,请领导品尝,“请多提意见。”

  宁嫣抓的是技术和人事,宁春华负责管理,村支书则负责进货销售。

  领导尝了尝口浆,口感醇厚,细腻清爽,“这个好,很细腻,爱吃甜的多放点糖,营养丰富。”

  历来,豆浆都是我国人民爱喝的饮品,经常出现在早餐桌上。

  其他豆制品都烧好了送过来,领导一一品尝后,觉得这一波稳了。

  他们的产品品质比市面上的高,花样也多。

  又有宁嫣这样的人物亲自坐镇,不赚钱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