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就怕绿茶有演技第103节(1 / 2)





  吃了一会儿米糕,杨初初道:“四皇兄,初初一会要去给皇祖母请安了,你随我一起去吗?”

  杨昭迟疑了一下,他算了算时间,此时若是回去,恐怕周贵妃她们还在……若是去外面晃荡,还可能被宫里的人拉回去。

  杨初初见他神色犹疑,道:“皇祖母很和蔼的,那边还有很多点心吃呢!四皇兄陪我一起去嘛……”

  杨昭别无选择,只能点了点头。

  -

  等到了慈宁宫,连太后都有些稀奇了。

  这四皇子杨昭,从来不主动来给她请安的,今日居然陪着杨初初过来了?

  这小丫头,到底使了什么把戏!?

  杨初初拉着杨昭走近一步,两人恭恭敬敬地给太后请安。

  太后淡淡笑了笑:“免礼。哀家让你练的字怎么样了?”

  杨初初嘿嘿一笑,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了一大叠白纸。

  杨初初深知,对于她的人设来说,做得认真,比做得好更加重要。

  果然,太后看了那一大摞白纸,满意地笑了笑。

  她翻了几页,道:“还是有些进步的,上面几张,是越写越好了。”

  杨初初笑嘻嘻凑上去,撒娇道:“皇祖母,这是四皇兄教我写的呢。”

  杨昭忽然被点名,愣了愣,道:“是初初自己努力,孙儿没有帮上忙。”

  太后看他一眼,这孩子倒是耿直。

  太后问道:“初初,你写了这么多‘米’字,可有什么感悟?”

  杨初初笑笑,感悟?感悟就是手好酸。

  她一个傻公主人设,就算有什么感触,也不能说。

  杨初初清了清嗓子,道:“这个‘米’,指的是我们平日里吃的粮食,四皇兄说了,不能浪费粮食。”

  说多了怕违反人设,说少了又怕被太后嫌弃,她就只能把话题引到杨昭身上了。

  太后抬眸,看了杨昭一眼,随口问道:“噢?昭儿说说看,为何不能浪费粮食?”

  杨昭愣了一瞬,似是没有想到太后会突然问他。

  他面容沉静,不慌不忙答道:“因为粮食来之不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太后起了几分兴趣:“是么?”

  杨昭点点头,道:“我们大文地处中原,每年有充足的降雨,此乃天赐洪福,让土地得以润泽;我们的地貌中,多以平原为主,也很适合耕种,相较于瓦旦、剌古那些国家,我们能容易以农业立国,这便是天时地利。”

  “在此基础上,上至君王,于财政、赋税制度上的颁布和支持,中至地方官员的执行和实施,下至农民全年辛勤劳作,缺一不可,此乃人和。”

  “唯有以上的条件都达到了,这粮食才可能到我们身边,是以要好好珍惜。”

  杨昭说得平淡,似乎这些内容他已经想过很多次。

  杨初初心头微震,侧头看他。杨昭才不过十二岁左右,能有这般见识,已经是非常不易了。

  杨初初顿时有种仰望学霸的感觉。

  同样受到震动的,还有太后。

  太后看着杨昭,眼眸微眯,深沉了几分。

  几个皇子中,二皇子杨谦之偶尔来请安,陪她聊上几句,甚至为她把把脉。

  三皇子杨赢,每次都是和全妃一起来,母子俩经常是做足了样子,努力表现。

  而六皇子杨瀚,每次来都是个坐不住的,到处疯玩。

  而这四皇子,平日里不声不响,今日借着初初一起过来,倒是不简单。

  太后声音微冷:“这些话,是谁教你说的?”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小白会出来的。

  第77章 五子棋

  杨昭薄唇微抿, 心中有几分忐忑。

  他不擅与人交际,一向是有事说事,也不喜卖弄什么……方才太后问什么, 他便直接答了, 但是说完之后,才发觉太后面色不对。

  杨昭低声道:“孙儿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农耕轶事》……方才所说, 是将书里面的内容,与大学士讲授的知识联系到了一起的感悟。”

  他声音不大,但是不卑不亢。

  太后看他一瞬。

  然后面容舒展,笑了起来。

  杨昭有些意外,看着太后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