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要这美貌有何用第92节(1 / 2)





  萧晟只觉得脑袋隐隐作痛,他按了按眉心,声音极冷:“既是天阉,做什么女人?直接做太监岂不省事?”

  郭明眼睛一亮,瞬间领悟:“是!”

  晋王刚走出房间不久,身后就传来一声惨叫。

  很快便淹没在爆竹声响中。

  夜色沉沉,偶尔有炫目的光亮,是空中绽放的烟花。

  萧晟抬眸看去,见天上烟花绚丽之极。

  他怔怔地看着,脑海里倏地闪过一个念头:不知卿卿在哪里,在做什么。

  此时此刻,沈纤纤还在宛城傅家的棠棣院。

  自从那日同昌平侯谈话之后,她和他们夫妇之间就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昌平侯撤去了一些不知是保护还是看守她的侍卫,沈纤纤也暂时打消逃走计划。

  她住在傅家,但更像是寓居在此的远房客人。

  棠棣院的小厨房成了她的天下,多年不练的厨艺被她重新捡了起来。

  这个院落偏僻,角门正对着外面,她时不时地会出去买点米面菜蔬,然后回来鼓捣一些吃的。

  对此,栖霞郡主心里发酸,悄悄向丈夫嘀咕:“她还是没把我们当家人。哪有住在自己家里,反要自己出钱买菜做饭的?”

  ——她时常让人送饭过去,都被女儿客气退回。赠送衣物,也不见女儿穿。打发去伺候的下人,女儿也不用。

  昌平侯只得安慰妻子:“别急,慢慢来,慢慢来。”

  至少她没有悄悄离去,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了。

  女儿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生活,就算不亲近,他们也能稍稍放心一些。

  他们夫妻能做的,也只是暗中给那些摊贩一点银钱,压一压价格,帮庭萱略微省一点钱,还不敢让她知晓。

  沈纤纤自幼卖艺,进厨房的次数不多。如今研究厨艺,颇觉新鲜,也丝毫感觉不到辛苦。

  不但是她,闲着无事的刘云也时常过来帮忙添个柴、看个锅。

  ——沈纤纤决定年前不离开宛城后,如实告诉了刘云,并打算支付剩余报酬,让其自行回京。

  刘云想了一想:“算了,还不知道你过年以后去不去洛阳呢。送人送到底,我也等过了年再说吧。我孤身一人,在哪儿过年不是过?”

  人生在世,信义为先。他既然接了镖,护她周全,就不能半途而废。

  他嘿嘿一笑:“不过,过年前我这一日三餐,可都要靠你了。咱们事先说过的,这一路上食宿都由你负责。”

  “行,包我身上。”沈纤纤寻思着年后留不留还不一定,有帮手总比没帮手强。既然刘云也愿意先留下,那就留下吧。也省得他过年时在路上奔波。

  刘云热衷美食,有时他兴致上来,也想试试下厨试一试。

  因此短时间内,两人的厨艺都突飞猛进。

  除夕当晚,沈纤纤依着兖州旧俗,琢磨着包饺子。

  说来也怪,同样软乎乎的面皮,别人包出来非常漂亮,她包出来的饺子奇形怪状。

  刘云见状捧腹大笑。

  沈纤纤瞪了他一眼,悻悻地道:“笑什么?我至少比我爷爷包的强多了。”

  刘云面露惊讶之色:“不会吧?令祖手艺还不如你吗?”

  提到爷爷,沈纤纤心里酸酸暖暖:“也不是。我爷爷别的都好,只有饺子包的不好。他没这个耐心,过年的时候,他只包两大个。他一个,我一个。”

  她说着还用手比划了一下:“有这么大。”

  那个时候她年纪小,心里暗暗抱怨。可后来想吃爷爷亲手包的饺子,却再也不能了。

  刘云父母双亲健在时,过得还不错。如今听沈姑娘说起旧事,颇为唏嘘。

  不止是他,亲自提着食盒来送年夜饭的昌平侯夫妇心内阵阵发酸。

  一想到女儿过去十多年的生活,他们就深感心疼。

  轻咳一声,昌平侯夫妇走了进来,笑问:“包饺子呢?”

  沈纤纤收敛种种情绪,轻轻“嗯”了一声。

  这段时间,双方不可避免地有过见面,不咸不淡地处着。

  “我做了几个小菜,过来想跟你们一起吃。”栖霞郡主声音很轻。她视线扫过案板上包好的饺子,“这是萱儿包的吗?真好看。”

  “不,这是刘大哥包的,那边才是我。”

  此言一出,栖霞郡主颇有些讪讪的,想了想,试图补救:“也挺好的。”

  刘云包饺子的间隙,还兼顾烧水。见水烧开了,连忙道:“水开了,等我煮饺子。”

  饺子下锅,不多时就能煮好。一个个白胖胖、圆滚滚的饺子漂浮在水面。

  昌平侯夫妇在侧,刘云出于礼貌,将饺子分做四份:“侯爷和郡主也尝一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