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后妈的团宠小崽崽第19节(1 / 2)





  “呼呼呼~哦哦哦~”有了新玩具,小在在开心地在院子里滑来滑去,嘴里不断发出快乐的喊声。

  宁家的院子比村里的一般人家都要大上不少,土地虽然不是水泥地面,但也是很平实光滑的泥土地。

  滑板车的木轮子滚在上头只是稍微有一点点颠簸,却不影响孩子玩耍。

  院子中间摆着一套石桌椅,苏欣妍就坐在其中一张石椅上,含笑地看着女儿围着自己绕圈圈。

  滑板车是宁远行给做的,他小时候跟着村里的木匠学过几手木工,手艺还行,而滑板车的主意是苏欣妍给出的。

  主要是为了等宁远行走后,拿来安抚孩子的。

  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见孩子在院子里自己玩得开心,苏欣妍就没再管她,只叮嘱孩子只能在家里玩,不准出去,然后就去后头的自留地里伺候田地。

  这些日子地里耽搁了不少活,抓虫子,施肥样样都没怎么弄,现在可得抓紧时间处理了,不然会影响了蔬菜的生长。

  “嗯?全都弄好了?”

  苏欣妍到了自家的自留地里一检查,惊讶地发现田地被照顾得很周到,甚至菜叶子上头还凝着水珠,水已经浇过了,今天不用再浇。

  不用猜,她都知道这些是谁干的。

  心下不禁慰贴。

  那个男人啊,还是这么地喜欢闷声干活。

  既然没事干,苏欣妍干脆挖了两颗白萝卜带回去。

  昨儿个宁翰他们兄弟几个晚上吃过饭,和一群孩子们跑去村里的小溪边抓了几条小鱼回来。

  小鱼每一条不过手指长,要做菜显然是不够的,苏欣妍便打算拿来和白萝卜一起炖成鱼汤。

  也能给家里添点肉味。

  宁远行一走,宁奶奶也出院了,农忙期更是已经结束,家里自然不能再像之前一样顿顿吃肉。

  恢复成了每周固定一次的规律。

  不过现在已经是夏末秋初,而秋天本就是万物丰收的季节,只要是在村里长大的孩子,都是寻摸吃食的一把好手,随随便便出去玩两圈,回家总能带点野菜,果子,小鱼之类的来添个菜。

  就连小在在,都知道嘴馋了可以去薅路边的红花来吸花蜜呢。

  一个人玩耍没什么意思,小在在自己玩了会儿,就对滑板车失去兴趣,转而变成了小尾巴,亦步亦趋地跟在妈妈身后,探头探脑地看她要做什么好吃的。

  “妈妈,你要煮什么?”

  “炖鱼汤,在在想不想喝鱼汤啊?”苏欣妍一边处理食材一边温声问女儿。

  小在在应答得很积极:“想!”

  “那在在得忍忍,我们等晚上哥哥们回来了再一起喝好不好?”

  “好。”答应得毫不犹豫。

  在她看来,一家人分享食物,已经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苏欣妍也有意培养女儿这方面的性格,在她看来,大方的人,永远比小气的人要来得好,这样的人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之中,往往也比较受欢迎。

  中午没喝鱼汤,但是小在在跟着奶奶蹭了一小碗麦乳精,也很满足。

  麦乳精是宁远行特地买来给母亲补身体用的,这是这年代老百姓最好的营养品。

  老人家有好东西,肯定舍不得自己一个人全占了,总要分给心爱的小辈一些,才肯甘愿。

  所以不仅小在在,连着苏欣妍都在宁奶奶的紧迫盯梢下,喝了半碗麦乳精。

  她其实对这个没什么感觉,毕竟经历过后世各种层出不穷的美食冲击,麦乳精对她而言,其实也就是带些奶味的糖水而已。

  不过苏欣妍不会辜负了老人的心意,喝完之后还笑着夸了一句好喝。

  吃过午饭,苏欣妍问女儿:“你要跟我去地里上工,还是留在家里陪奶奶?”

  小在在左右为难。

  她既想出去放放风,又舍不得离开奶奶。

  最后还是宁奶奶善解人意,让孩子跟着她妈妈出去:“在在晚上再回来陪奶奶就好了,下午就出去帮妈妈干活。”

  对哦,小在在被奶奶一提醒,立即恍然,她还得帮妈妈干活呢!

  这下子小家伙不再犹豫,很坚决地选择了妈妈。

  “在在要跟妈妈一起去干活!”

  “行,那你记得把草帽带上,别晒黑了。”苏欣妍提醒女儿一句,然后转头去准备上工要用的东西。

  主要是给水壶灌满水带上,还得带条汗巾。

  至于农具什么的,需要统一去村委会那边领,这个算公共财产,私人不是说不能持有,只是大家都太穷了,买不起。

  木头手把还好说,可以自己做,但是上头的铁片得花工业票才能买得到。

  宁家自个儿有个小锄头,但那是用来耕种自家自留地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