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74)(1 / 2)





  之前只给加了五点幸运值,这一路上他就幸运爆表。比如拆快递,他拆到的,多数都是最好的,或是他们最需要的。

  江月初都没少吐槽他,说他的幸运值跟开了挂一般。她不知道的是,有了系统幸运加持的黎韩非,还真就是开挂了。

  气氛有些凝固和尴尬。

  越城又道:他们里面没人,且动力系统出现了问题。你们可以不管,等来年化冻以后,我会自己负责带回和修缮。

  话已经说到这里了。领导只抽了抽唇角。

  我一个人做不了这个决定。

  可以理解,越城点头,却将自己拿出来的纸又折起来收回了,这样的话,我的精力还是留着继续寻找船只吧。没关系,我们可以慢慢发育,总能积攒下足够买下一艘大船的钱。

  越城脸上没什么表情,说着相当谦逊的话。

  好一出以退为进。

  现在的年轻人。领导也只能无奈的笑一笑:算了,我这边回头回去开会决定,然后给你一个答案。不过年轻人,如果最后决定可以给你们。你知道这样一艘船的价值。你带来的改变和作用,一定要超过这一艘船。

  这个世道,人才是珍惜且宝贵的。如果越城真的能尽己所能,那么对本地,乃至对周遭的所有幸存者,都是特别重要的改变和转折。

  屋子里的这几人,差不多是整个安置所最顶端的一批人了。越城面对他们毫无惧色,且对答如流。

  黎韩非只站在他身旁,那心底的紧张感就少去了很多。

  他这个人,真的最适合站在世界的顶端,用他独一无二的大脑来发光发热。

  用不了多久,他的才华就掩盖不住了。

  这样的人,真的会让人觉得距离太远太远。

  越城听了领导的话应了一声,随后转头对眼镜中年人道:你们有物理基础教科书吗?

  眼镜中年人怔了怔:有倒是有,你需要复习什么内容?

  就算是大佬,有时候也要翻看一些最基础的东西。

  万丈高楼平地起,最基础的东西,往往就是高楼的根基。

  越城点头:我同期只需要借几本书,就从最基础的开始。

  那没问题,一会儿你跟我来就行。

  现在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不过打捞时候,因为考虑到孩子们的教育,也打捞上来了不少教科书,其中也有高校教材。其中就有物理教科书。

  事情说到这里,已经没有说更多的必要了。上面怎么决定,才是决定后续的关键。

  随后离开了,二人先跟着眼镜中年人去取书。

  等快到地方的时候,走在前面的眼镜中年人回头看向越城。

  说句实话,我看你有些眼熟,你过去不会是个无名无姓的人。他道。

  我叫黎月城。越城和喜欢黎韩非随口给他取的名字。

  眼镜中年人又看向黎韩非:你也不是他的助理,因为你对这方面根本一窍不通。

  那一瞬间,黎韩非自己也想不明白自己哪里的胆子,伸手抓起越城的手,十指相扣的握在一起。

  我们确实不是助理。

  看着那十指相扣,和两个人淡漠又冷静的目光。

  眼镜中年人顿了顿,也只能叹口气:是我老了。

  二人对视一眼,黎韩非从越城的眼睛里看到了笑意。

  越城在教科书里挑了三本书,黎韩非看那个厚度都觉得腿软。从越城手里接过书,随便打开看一看,虽说被海水泡过,里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可见。

  只是书那么大,字那么小,还那么厚。

  黎韩非已经感觉到绝望两个字怎么写了。

  这些还只是基础。

  鬼知道哥哥当初是怎么学进去的。

  黎韩非哭丧着脸自己抱着书跟越城一块离开。越城目光时不时的往黎韩非的脸上飘,忍俊不禁。

  还想学吗?

  慢慢来吧,谁还在着急似的。黎韩非低头看看书,我哥算上大学,足足九年才学有所成。这样都被称为天才。你十九岁就开始读博了,那时候你就已经是海内外最顶尖的著名的天才之一。现在,不也一样23岁才开始实习。我才十八,就算28才小有所成,也是正常的。

  黎韩非说想学,并不是临时起意。

  既然做下了决定,那么他就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准备。

  他并不孤单,身边有越城,遥远的目标,还有他哥。他不缺支撑下去的信念。

  我陪你。

  二人再度回船上,已经中午了。窦林伟一家三口正跟江家兄妹在竹筏上搭桌子吃饭。看见二人回来了,忙放下筷子迎过来。

  要知道,这件事大家也不清楚怎么回事。

  黎韩非立即开口道:咱们很快就要有大船了!

  这一下子,大家满肚子的疑问都忘了:真的?

  黎韩非将刚刚的事情言简意赅的说了,虽说船的事情还没拍板,不过以当前来看,应该差不多了。

  江月初忙到:那我是不是就能有自己的房间了!

  越城道:那是一艘远航渔船,一定会有船员宿舍,但有几间还不清楚。

  但一定会有很大的货仓,和足够放下更多杂物的船舱。黎韩非道,甲板上也会有很多空间。

  一艘五十米长的大船,肯定要比两艘十米长的小船空间充裕太多。

  窦林伟道:就算没有那么多单间,一个大房间,也可以做几个小隔间,用泡沫的话,基础的隔音效果还是不错的。

  窦林伟可以来改装。

  江月回头看了看竹筏和集装箱:可这些东西呢?

  两艘船可以处理,可集装箱和温室是没办法处理的。

  这个竹筏上,还种了椰子树,移栽也是个问题。

  集装箱必须留着。那个车也留着。

  黎韩非道:用这两艘小船都托着这么长时间了,不怕继续托着,尤其是温室,等到了南极那边一样需要吃。

  江月东听到:船足够大的话,其实可以在室内种植。而且甲板够大的话也可以建造。

  但那最多只够自己吃。咱们的目标,还是做一个大温室,多种一些菜。南极那边情况咱们还不清楚,如果人多,咱们买菜当补充物资也不错,再不济,就算是用来种水稻一类主食,甚至种牧草来喂羊都可以,不管怎样都要保证充足的种菜空间。如果房间足够,牲畜可以暂时搬进船舱里,一来不容易被偷,打来打理起来也方便。

  那样守夜应该就更不用担心什么了。江月初道。

  那种船应该会有防盗系统,黎韩非道,就算没有咱们自己安装就是了。反正还是以人身安全为主,能堆放在甲板上的,基本都是次要的,如果看管不利,丢点无关紧要的东西都没关系,但人的安全必须保证。

  江月东听这话,沉默些许又问道:那么还有一个问题。

  你说。黎韩非问。

  谁来开船。

  他们手里的小船,基本都是用船尾的发动机推动的,其实都是相当粗糙且古早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