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章(1 / 2)





  “这是一个老和尚教给我的——头一道是赔笑,不论见谁,你只要一赔笑,别人便饶你三分;第二道是点头,不论别人说什么,都点头,这样,顺了别人的意,又饶你三分;第三道是少说话,能不说就不说,一来免祸,二来别人便看不透你心思,这样又保住三分平安。至于最后一分,就看运气了,若运气实在不好,偏巧碰上凶神,再怎么小心也没法子了。”

  这回头次出远门,几百里路来到汴京,蒋冲时时记着堂兄的这三道平安符,果然一路上平平顺顺,一些儿口角都没生。

  那个谭店主仍在继续说着汴京的凶险,蒋冲便做出很怕的样子,不住点头。

  在里头铺床的那个妇人铺好铺盖后,出来撇着嘴打断谭店主:“哪里有你说的这么要命?你就莫唬人家孩子了。”听语气,是店主的浑家。

  “你妇人家知道什么?他堂兄不就惹上了大祸?”谭店主有些着恼。

  他的浑家不敢再说,闭住嘴去前面了。

  谭店主又说:“你住在我这里,我才费这些口水。总之,你自家的性命,自家瞧着办吧。”

  “多谢店主,我都记着了。”

  谭店主转身走了,蒋冲望着他背影,心里暗暗想:照理来说,开店的人巴不得客人多住些时日,这个谭店主却好像生怕我多住,想把我吓唬走。这是什么缘故?

  难道和堂兄的事有关?但堂兄的事这个谭店主却始终不愿多说,不知道是真不知情,还是装作不知情?无论如何,堂兄的事情还是得再打问清楚些,否则回去没法跟伯父伯母交代。但汴京城我一个人都不认得,店主这里打问不到,还能去哪里打问?

  他犯起愁来。呆坐了半晌,肚子咕噜叫起来,饿了。

  刚才一路过来,街上有不少馋人的吃食。他取出一陌钱揣在怀里,系紧了包袱,又担心起来,这包袱该放在哪里?里面除了两件衣裳,就是钱了。这次出来,伯父总共给了他五贯钱,一路食宿尽力节省,还是花掉了两贯,还剩三贯。放在这破棚子里肯定不成,还是背着吧。只是那店主不愿我出去乱走,该怎么说才好?

  略一踌躇,他脾性中的犟劲发作,管他娘那么多!我花了钱住在他家,该他奉承我才对,哪能事事都听他的?

  他拎着包袱走到前面店里,仍记着堂兄的话,小心赔着笑:“店主,我没来过京城,想出去走走看看,你放心,我不走远,就在这附近略走一走。”

  谭店主听了却笑起来:“头回来京城,自然该逛一逛,我说的那些话,不过是让你小心些。你背着包袱出去逛?小心着贼,还是给我吧,我替你保管着,稳便些。你放心,我家祖辈开这家店,已经有七八十年了,从来不乱动客人的一文钱。我儿子出去了,你先在近处走走,等他回来,陪你去大相国寺、金明池这些地方逛逛。”

  蒋冲忙递过包袱,连声道过谢,这才走了出来。刚才来时,他远远就望见了虹桥,便向那里走去,走到桥上,见一边有几个卖糕饼的小摊子,便过去花了三文钱,买了块糍糕,扒在桥栏边,边嚼吃,边望河景。两岸连片都是店肆,河中大大小小几十条船只,四下里成百上千的人来来往往,看衣着样貌,大半不俗,远非自己家乡能比。长这么大,他哪里见过这般繁盛景象?一时间,看呆了。

  半晌,他忽然发觉背上空空,猛地惊呼起来:“我的包袱呢?”把旁边两个行人吓了一跳。随即,他才想起来,包袱寄放在店主那里了。他不由得笑着长出了口气,额头上全是惊出来的冷汗,心仍跳个不停。

  他刚要抬袖擦汗,忽然想到一件事:堂兄每回来京城,都要带不少钱,他也寄放在店主那里?而那个店主……

  第五章 古怪、消逝

  若后动者不能观敌而制计,则祸愈于先动。

  ——《武经总要》

  梁兴进了东水门,他猛地又回头,一眼瞥见城门洞外一个灰衣男子猝然止步,随即转身走向旁边的护龙桥栏杆。

  梁兴站住脚,斜盯向那男子,那人大约二十七八岁,瘦长脸,很精干,应该是习过武,以前并没有见过。他似乎知道梁兴在看自己,便扒在桥栏上,装作看河水,一直没有回头。

  梁兴纳闷起来:他跟着我做什么?难道刚才瞧见我杀人了?瞧见我杀人,该报官才对,偷偷跟着我做什么?想找见我的住处?想讹诈?

  他本想过去质问一番,但一想,自己已经惹祸在身,莫要再生事。何况也许是自己多疑了。于是,他转身离开,向香染街走去。到了梅家医馆,他停住脚,回头望了望,那人并没有跟来。他这才放心走进门去。

  “梁教头去吃酒,这么早就回来了?”一个清瘦中年男子朝他点头笑问,是梅大夫。

  梁兴不想多话,只笑了笑,径直走到后院,进了自己的屋子,关起房门,躺倒在床上发闷。蒋净临死前的面孔神情,不断在心头闪现,挥都挥不去。他烦躁起来,猛地坐起了身子。起身的同时,心底像是有根细弦微微一颤,觉着似乎有什么不对,他忙定神去想,却想不出究竟是什么不对。

  他站起身,在屋子中踱来踱去,用力想着。半晌,心底那根弦又一颤,他猛地顿住脚,想了起来——蒋净的神情不对。

  刚才在那船上,自己将蒋净逼到壁板边,蒋净拔出刀,突然发力动手时,脸色先忽然一变,怪叫一声。蒋净是来应武举的举子,武功自然不会太差,而且听说刀法极快准。他出招进击,该趁敌不备悄然动手,为何要先怪叫一声?

  不过,许多人进击时,为提气、慑敌,也会大声喝叫。怪不在他的叫,而在那神色。

  梁兴凝神回想当时情形,但事情发生于转瞬之间,很难清楚忆起。只记得蒋净龇牙咧嘴怪叫着出手,头似乎一仰,身子似乎一挺。

  梁兴反复模拟蒋净当时的动作神情,觉着的确有些古怪别扭,但怪在哪里,一时却想不出来。难道是自己乱想,这只是蒋净脾性习惯?每个人发力出招时,哪怕招式相同,姿势神态也都各自不同。

  梁兴有些泄气,却始终放不下,加之回来途中有人跟踪,这事似乎藏着些古怪。虽然顾震让自己回来静候,但这毕竟是自己的事,何况又误杀了人,这一个“误”字极难究明,一旦罪名坐实,便再难解脱。他再坐不住,出门又往虹桥赶去。

  一路上,他仔细留意,并没见跟踪他的那个灰衣汉子。路边人们三五成群,都在议论刚才河上发生的异事,梁兴却没心去理,他快步上了虹桥,朝下面一望,刚才水湾边泊着两只客船,现在却只剩后面那只,蒋净那只船竟不见了。

  他忙下桥赶到岸边,想问人,但左近一个人都不见,水边那后面一只客船也静悄悄没有人声。他又回身望向米家客栈,店里也没有人。

  怪事,那船上的人已经发现了蒋净的尸首,也把后来上船那人误当作凶手揪住,该等候官府来勘查才对,怎么会把船划走?难道是顾震派人划走的?

  他正在纳闷,见一个年轻女子从米家客栈里走出来,身穿旧布裙,左脸上有一大片紫癍。梁兴立即想起,刚才这女子和另一个妇人在那船的船艄。

  他忙上前问道:“这位姑娘,你刚才在水边那只客船上?”

  那女子一愣,惶然点了点头。她脸上生着紫癍,又蓬头垢面,一双眼睛却甚是秀美清亮,似曾见过。只是这女子有些怯生,不敢抬头看人。

  “请问那只船去哪里了?”

  “划走了。”女子低着头,声音很小。

  “划去哪里了?”

  “该是回家去了吧。”

  “你不是那船上的人?”

  “不是,我只给钟大嫂打打帮手,接些杂活儿。”

  “钟大嫂?刚才和你一起在船尾的那个妇人?”

  “嗯,她是钟船主的娘子。”